Please wait a minute...
欢迎访问《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》,

本期目录

  • 2015年 第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:2015-12-25 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    综述与展望
    清洁燃烧发动机先进点火系统的研究综述(英文)
    郑明,于水
    2015, 6(04):  295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1
    摘要 ( 663 )   PDF (4712KB) ( 2542 )  

    综述了近年来在先进点火方法和系统方面的快速进展。介绍了发动机点火的基本物理原理
    ( 它决定了点火系统的改进方向) 和相关发动机以及容弹的实验结果,主要包括:高能量火花放电点
    火﹑高压脉冲放电点火﹑射频等离子体点火﹑激光点火。根据大量研究报道以及本文作者的实验研究
    结果, 对多种点火系统的效果及应用挑战做出综合评价。结论为:未来清洁燃烧内燃机趋向于采用
    稀释工质低温燃烧策略,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并降低排放。先进缸内混合气控制手段包括:
    降低工质活性﹑非均匀分布以及增强气流等,然而所有这些手段也会增加发动机着火控制的难度。先
    进的高能量点火系统能够用来改善未来高效清洁发动机的点火控制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
    高大威,王硕,杨福源
    2015, 6(04):  314-327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2
    摘要 ( 454 )   PDF (2752KB) ( 2672 )  

 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(WCT) 是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非直接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,具
    有运行安全、充电智能、配置灵活等优点。本文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体系、类别与技术特点进
    行了综述。其研究热点包括:电力电子拓扑结构、磁耦合元件结构、能量传输水平、建模思路、生物
    安全等,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总。概述了相关汽车企业与实验室的实用化成果。该技术
   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:电力电子拓扑结构与控制算法的创新与优化、生物安全以及新材料应用等,而应
    用趋势则包括:行进状态充电、辅助驾驶和V2X(车辆到电网(Vehicle-to-Grid, V2G)、车辆到住宅
    (Vehicle-to-Home, V2H)等)双向电能传输等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汽车安全
   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变道行为开环模型
    朱西产,刘智超,李霖
    2015, 6(04):  328-332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3
    摘要 ( 330 )   PDF (2693KB) ( 1288 )  

    基于“中国大型实车路试先行实验(China Pilot-FOT)”所采集的自然驾驶数据,提出了一种
    开环模型,它可以描述驾驶员紧急变换车道行为。将方向盘转角和方向盘转角变化率作为变道紧急程
    度的筛选条件,从中筛选出228 例紧急变换车道工况。基于最大方向盘转角与最大方向盘转角变化率
    的线性关系,分析了紧急变换车道的持续时间。利用其中50 百分位驾驶数据,来拟合模型参数。使
    用相关性和显著性检验,验证了真实驾驶数据与驾驶计算模型的关系。结果表明:该模型的输出结果
    与真实驾驶员操作结果一致性良好。因此,该模型可以描述中国一般驾驶员紧急变道行为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微型客车与SUV 之间的侧面碰撞兼容性
    李卓,陈涛,王国强,段利斌,张恒
    2015, 6(04):  333-340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4
    摘要 ( 287 )   PDF (2367KB) ( 999 )  

    微型客车与运动型多用途汽车(SUV) 之间发生侧面碰撞时,导致被撞车车内的乘员伤亡率很
    大,兼容性突出。本文以某微型客车和SUV 为例,采用仿真研究方法,发现SUV 与目标车微型客车
    之间的侧面碰撞兼容性不理想。然后利用单一变量控制原理,分别改变两车质量比、目标车侧围刚
    度以及几何结构,进行了多组仿真分析,以研究侧面碰撞兼容性的影响因素。结果表明:两车质量比
    对B 柱腰线处的最大侵入速度的影响最大,侧围刚度对B 柱侵入量的影响最大,几何结构对目标车
    车门最大侵入量的影响最大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基于理论推导的前端结构耐撞性设计
    祁洪娟,申 波,尹高纪,王鹏翔,周大永,刘卫国
    2015, 6(04):  341-345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5
    摘要 ( 253 )   PDF (1975KB) ( 1159 )  

    为使车身结构耐撞性开发工作更早地介入到项目开发中来,并获得理想的前端结构压溃模式
    以及碰撞波形,推导了前端结构断面力以及长度的理论方法。引入三阶等效波形的设计方法,将碰
    撞波形分为:吸能盒压溃阶段、纵梁前端压溃阶段、纵梁后端以及前围侵入3 个阶段;分别设定每
    个阶段前期的波形目标,推导结构的断面力;依据能量守恒原理,推导每个阶段结构的长度。仿真
    验证了该推导方法。结果表明:用本方法推导的断面结构可以实现理想的轴向压溃模式。因而,用该
    方法可以在概念设计阶段有效地确定车身结构的关键设计参数,尤其适用于完全正向开发车型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纯电动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(TCS) 的研究与开发
    王姝,蹇小平,张凯,刘浩丰
    2015, 6(04):  346-353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6
    摘要 ( 333 )   PDF (2439KB) ( 1602 )  

    提出了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牵引力系统(TCS) 控制器。依据驱动防滑的控制要求,针对未
    开源电机,设计了TCS 的软件。选择Freescale S12 系列单片机(MCU) 作为主控芯片。设计了单片机
    主电路、电源、信号调理、加速踏板信号及CAN ( 控制器局域网) 总线信号采集、输出等硬件。根
    据纯电动汽车运行工况,将TCS 分为起步、正常、制动、故障监测等4 个模块,制定了控制策略。
    并针对4 个模块,完成了功能验证性试验。结果表明:本TCS 控制器工作正常,能有效地将滑转率
    限制在10% 左右,保证了车辆安全,实现了驱动防滑的控制要求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腹部塞块刚度对女性乘员损伤参数及下潜的影响
    曹立波,刘飞霞,颜凌波
    2015, 6(04):  354-359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7
    摘要 ( 254 )   PDF (2070KB) ( 984 )  

    乘员腹部损伤是汽车碰撞事故中常见的损伤类型,其中,5 百分位女性乘员身材较小,易发
    生下潜。该文研究了腹部塞块刚度对女性乘员损伤参数以及下潜趋势的影响。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
    LS-DYNA,建立了混III 5 百分位女性假人与模拟实车全宽正面碰撞的台车仿真模型,使用单一变量
    控制法。结果表明:腹部塞块刚度值在25% 内增大,乘员头部质心加速度峰值、15 ms 头部伤害允许
    指标(HIC)、盆骨后转角峰值呈现上升趋势;腹部塞块刚度值在25% 内降低,乘员头部质心加速度峰
    值、HIC15、盆骨后转角峰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。腹部塞块刚度对乘员胸部变形量和加速度
    影响较小。因此,腹部塞块刚度值在标准刚度值的25% 内增大或减小,乘员损伤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,
    下潜趋势增强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支撑腿误使用对ISOFIX 型儿童座椅安全性能的影响
    张金换, 李浩, 周勇, 付海龙, 黄杨, 肖凌云, 胡文浩, 董红磊
    2015, 6(04):  360-364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8
    摘要 ( 257 )   PDF (2160KB) ( 978 )  

    乘员腹部损伤是汽车碰撞事故中常见的损伤类型,其中,5 百分位女性乘员身材较小,易发
    生下潜。该文研究了腹部塞块刚度对女性乘员损伤参数以及下潜趋势的影响。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
    LS-DYNA,建立了混III 5 百分位女性假人与模拟实车全宽正面碰撞的台车仿真模型,使用单一变量
    控制法。结果表明:腹部塞块刚度值在25% 内增大,乘员头部质心加速度峰值、15 ms 头部伤害允许
    指标(HIC)、盆骨后转角峰值呈现上升趋势;腹部塞块刚度值在25% 内降低,乘员头部质心加速度峰
    值、HIC15、盆骨后转角峰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。腹部塞块刚度对乘员胸部变形量和加速度
    影响较小。因此,腹部塞块刚度值在标准刚度值的25% 内增大或减小,乘员损伤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,
    下潜趋势增强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汽车安全
    基于粒子法的侧气帘静爆的模型仿真
    齐宇飞,蒋斌庆,鞠春贤,岳国辉,陈现岭
    2015, 6(04):  365-370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09
    摘要 ( 286 )   PDF (1987KB) ( 1035 )  

    侧气帘(CAB) 是提升车辆安全性的重要配置。该文使用Primer 软件中的均压法(CV) 与粒子
    法(CPM) 两种方法,研究了侧气帘静爆展开过程。根据选择的内饰网格划分、侧气帘折叠、气囊起爆
    等方式,搭建了侧气帘静爆仿真模型。用该模型仿真对比了均压法和粒子法的气帘展开过程,分析了
    这两种方法对导向支架的影响,并对有导向支架和无导向支架两种工况进行了分析。结果表明:粒子
    法搭建的侧气帘模型的展开过程,比均压法的更加接近于试验真实状态;通过增加侧气帘B 柱、C
    柱导向支架,可引导气帘起爆的方向,避免气帘挤入内饰与车身的缝隙中,使侧气帘能够正常顺利地
    展开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基于超高速成像和惯性效应的冲击测试技术
    朱海斌,PIERRON Fabrice,潘兵
    2015, 6(04):  371-378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10
    摘要 ( 263 )   PDF (2751KB) ( 1081 )  

    为了利用全场测试技术测量非均匀变形场的优势,提出了一种可充分利用材料在高速冲击载
    荷下的惯性效应的冲击测试方案。利用超高速全场测试技术获取试样受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应变
    和加速度场,结合虚场法对动态全场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出材料的本构参数。从有限元仿真计算以及
    惯性冲击测试两方面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。结果显示:惯性效应在冲击测试领域的应用大大简化
    了测试设备,比如,由于不需要测试外力,所以无需Hopkinson 杆测试中的入射杆和透射杆装置;同
    时也拓展了冲击试验的设计空间, 如可测试复杂形状或者软质的试样等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人体有限元模型THUMS 用于正面碰撞乘员损伤研究
    胡远志, 梁永福, 蒋成约, 刘西, 廖高建, 冯擎峰, 刘卫国
    2015, 6(04):  379-383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11
    摘要 ( 406 )   PDF (2192KB) ( 1356 )  

    用第4 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 (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),分析研究了正面碰
    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、胸部、腿部的伤害。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(SUV) 零部件试验和
    正面碰撞试验,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,建立了有限元约束系统模型,用Hyperworks 软件
    作为前后处理器,用动力学分析软件LS-Dyna 为求解器的仿真模式。结果表明:该款THUMS 人体模
    型头骨最大压应力2.4 MPa,颅内压应力44 kPa,头部无损伤风险;股骨、胫骨最大应变0.4%,左右
    十字韧带应变3.6%,腿部无损伤风险。上肋骨应变大于3%,胸部压缩量达到30 mm,造成胸部简明
    损伤等级三级(AIS3)的概率为30%。因此,该碰撞工况下最有可能受伤的部位是胸部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汽车节能与环保
    基于LabVIEW 电动汽车电气性能匹配仿真
    陈涛,黄称称,李永利,陈东,曾琼
    2015, 6(04):  384-391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12
    摘要 ( 243 )   PDF (2092KB) ( 1255 )  

    为解决电动汽车(EV) 电气安全问题,在EV 设计初期就应选择EV 的电气参数。该文仿真研
    究了其匹配反馈和修正。未使用台架测试验证,而是通过虚拟平台LabVIEW,建立EV 电气模型。根
    据初期设计要求,选择动力电池、电机等其它电器件基本电气参数。在仿真软件StarSim 中,建立电
    气模型部件。调用LabVIEW 的子软件VI,结合比例积分(PI)调节控制,来模拟实际运行环境、瞬态
    冲击、稳态行驶和极限工况。结果表明:该电气模型不仅可靠,而且能够对电动汽车的电气性能匹配
    进行分析,并反馈验证,保证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性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具有前缘前掠叶片的跨音速离心压气机流场的数值研究
    刘艳明,崔庆,郑新前,郭龙凯
    2015, 6(04):  392-398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13
    摘要 ( 287 )   PDF (2441KB) ( 931 )  

    采用商业叶片造型软件Concepts NREC 压气机设计出具有不同前缘前掠角 (α 为10°﹑15°﹑
    20°) 叶片的3 种方案的涡轮增压跨音速离心压气机,并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,研究叶片前缘前掠
    对压气机流场特性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与无掠方案相比,主叶片前缘前掠在提高压气机流通能力及失
    速裕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,其中15° 方案的流通能力最强,20° 方案的失速裕度最大;随着前缘掠角由0°
    增加到20°,在堵塞工况下压气机内部激波强度减弱7.2%,在最高效率工况下减弱3.4%,同时,叶
    轮通道下游低能流团范围及强度均有一定改善;在3 种掠叶片方案中,10° 掠角方案的压气机内部流动
    情况最好,其整体效率较普通压气机提高0.72%,压比提高0.62%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
    煤基醇类混合燃料柴油机的燃烧及排放特性
    武志斐,王铁,左鹏,杨甜甜,曹贻森,王文坤
    2015, 6(04):  399-404. 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8484.2015.04.014
    摘要 ( 264 )   PDF (1916KB) ( 1067 )  

    利用煤基费托(Fischer Tropsch, F-T)燃料的高十六烷值特性和醇类燃料的含氧特性,提
    出了F-T 柴油掺烧醇类燃料的煤基混合燃料的思路。在F-T 柴油中添加10% 体积比的甲醇、乙醇与
    丁醇燃料,通过与0# 柴油比较来研究不同的醇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。结果表明:相对于0#
    柴油,该混合燃料的燃烧始点提前,燃烧放热中心累计放热量达50% 时对应的曲轴转角CA50 向后推
    迟,燃烧放热率第一峰值点降低,预混合燃烧放热量降低;第二峰值点升高,扩散燃烧所占比重增加。
    在外特性下,混合燃料的NOx、碳烟与HCHO 排放都大幅降低,并且相同体积甲醇燃料对于柴油机排
    放的优化效果更加明显。

    相关文章 | 计量指标